康熙年间人口只有一千九百万,为何到乾隆年间就增加到了三亿多?
中国一直以来是个人口大国。目前人口超过了14亿,为世界之最。实际上,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口并不多。汉唐盛世时期,中国的人口也不过6000多万。宋朝时期,中国的人口首次超过了1亿,达到了1.26亿。明朝万历时期,明朝的人口达到了顶峰,约为了1.5亿。清朝初年,人口下降到了1.2亿左右。康熙晚年,中国的人口恢复到了万历年间的水平,达到了1.5亿。所以题目中所说康熙年间的人口为1900万,并不是准确的数字。1900万绝对不是康熙年间的人口数量,倒是有可能是清朝的人丁数量。人丁是指成年男子,清朝人丁年龄范围基本上在20—60岁之间。如果只计算这个年龄段的成年男子,1900万倒是有可能是人丁的数量。从康熙51年(1712年)到乾隆年间,也不过是几十年时间,人口增加了1.5亿多,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什么短短几十年时间,清朝的人口会增加1.5亿之多呢。第一,清朝的经济发展较快宋朝时代,中国的人口第一次超过1亿。宋朝人口之所以能够超过1亿,很大方面是经济发展。清朝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伴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外来农作物大面积种植。此前不合适种植粮食的土地,可以种植大量其他农物,比如红薯、玉米等。这些外来农作物既可以提供大量食物,还可以获取更多经济效益。伴随着外来农作物大面积种植和商品经济发展,更多物资被生产出来,可以养活更多人口。经济发展为人口增长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清朝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其次,这一时期相对和平一般情况下,战争年代人口的死亡率会大大增加,而人口的生育率会大大降低。死亡率增加,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会减少。每一次战争都会伴随着人口减少,东汉末年人口降到500多万,安史之乱后人口由5000多万下降到1600万,明年农民战争人口减少了3000万。和平年代,人口的死亡率会下降,而出生率会提高,人口也会逐渐增加。康熙晚期,三藩已经平定,台湾也已经收复,只有西北地区还有战事。除了边境地区之外,大部分地区已经保持了和平。乾隆年间,准噶尔部被彻底平定,全国迎来了大和平。清朝持续出现了多年和平,为人口的增长提供了必须的社会保障。清朝长时间处于和平状态,人口大规模在增长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三,清朝的领土面积广大中国历史上只有清朝和元朝能够真正做到废长城而不用,也只有清朝和元朝能够对边境地区进行有效管辖。秦朝的领土面积也就是360万平方千米,宋朝也不过是300多万平方千米,汉朝的领土大约为600多万平方千米,唐朝长期有效控制的领土也只有大概500万平方千米。清朝的领土面达到了1120万平方千米。乾隆皇帝时期,清朝的领土基本稳定。康雍乾三位皇帝通过开疆拓土,大大增加了清朝的领土范围。清朝增加的不仅是领土,还有领土上下的物资以及大量人口。伴随着清朝大一统,边境地区人口也不断增加,甚至外迁的民族又回到了国内。领土的增加也是清朝人口增加的一个原因。第四,清朝有良好的人口基础庞大的人口基础,是人口快速增加的重要原因。如果康熙年间的人口只有1900万,无论如何仅仅几十年也无法增加到3亿。从1900万增加到3亿,等于增加了15倍。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几十年时间人口根本无法增加15倍。人口从1900万增加到3亿比较困难,从1.5亿增加到3亿却没有那么困难。明朝时期,中国人口突破了1亿。即使清朝初年,也已经超过了1亿。庞大的人口基数,为人口的激增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以后,我国的人口基础依然庞大,增加1亿人口所需要的的时间更短。最后,雍正皇帝摊丁入亩古代制约人口增加一个重要因素便是人头税。人头税在一定时间内是朝廷最重要的税种,也是老百姓身上沉重的负担。由于人头税的存在,一些老百姓不愿意生育过多人口,或者有意识地隐匿人口。政府在统计人口数量的时候,只是统计在册人口,而不包括哪些隐匿的人口。东汉末年,人口只有500多万。这数字只是在册人口,而不是真实的人口数量。康熙皇帝“滋生人口,永不加赋”和雍正皇帝“摊丁入亩”之后,等于以法律的形式废黜了人头税。人头不再是征税的依据。老百姓不再惧怕因为生育人口,而带来的人头税,也没有必要再隐匿人口。大量隐匿的人口到官府登记,老百姓也有了生育的欲望,人口大量增加也在情理之中。清朝时期,中国的人口迎来了爆炸式的增长,奠定了中国第一人口大国的基础。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亿。190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为4.5亿人。1949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大约为6亿。2020年,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4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